虽然市场对最新一轮关税威胁反应平淡,但投资者切不可掉以轻心。美银和摩根大通均发出警告,美国面临的滞胀风险正在上升,这可能比短期关税波动更具威胁性。

美国政府此前宣布新一轮关税措施。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7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真实社交”上发布致墨西哥和欧盟的信件,宣布自2025年8月1日起,美国将对来自墨西哥和欧盟的输美产品征收30%的关税。而根据之前信息,日本和韩国面临25%的关税税率,巴西则面临高达50%的惩罚性关税。

据追风交易台信息,美银分析师在7月11日的报告中表示,如果这些威胁全面落实,美国有效关税税率将从目前的13.4%升至14.9%,而在"无协议"情景下更可能达到18-20%的水平。

分析师警告,新关税措辞增加了滞胀的风险,即更高的通货膨胀和更低的经济活动,因为不确定性增加,且在关税提高和供应链中断共同导致的供应冲击对通货膨胀预期影响的推动下,通胀预期上升。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担心关税对通胀的滞后影响,美联储不太可能边际降息。企业为避免失去市场份额,会平稳地将成本转嫁到价格上。从时间上延续“先升级再降级”的策略,而这只会增加美联储观望的可能。

下半年不确定性将持续

面对特朗普新关税措施,美股和美债几乎没有反应。主流观点是,关税最终会稳定在合理水平,一些协议将会达成,这一轮谈判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它不会造成破坏。

美银表示,随着美国股市无视新的冲击,消费者信心受影响的可能性降低。特朗普政府可能更有动力再次升级(紧张局势),因为边际成本非常低。

接下来的问题是,在风险资产价格回调下跌之前,市场愿意承受多大程度的紧张局势重新升级,以及特朗普在像4月份那样缓和局势之前,愿意承受多大的痛苦。换句话说,特朗普与市场之间的博弈存在多种均衡状态。

美银分析师预计,随着关注点逐渐转向中期选举,2025年下半年的不确定性将持续,并在年底前趋于稳定。如果宣布的关税措施得以实施,预计美国将面临接近14%的实际关税,如果实施15% - 20%的全面关税,还存在进一步的上行风险。

滞胀风险:多重压力汇聚

美银数据显示,尽管关税实施已有数月,但向消费者的传导仍在进行中。5月份实现关税税率约为12.3%,基本符合预期,但传导时滞意味着通胀压力将在未来几个月逐步显现。

分析师预计6月核心CPI将上升0.29%,主要受关税推动的商品价格上涨支撑。特别是电子产品、家居用品等进口密集型商品的价格趋势已经出现明显转变,中断了此前的下降轨迹。

美银认为,新关税措施增加了滞胀的风险,即更高的通货膨胀和更低的经济活动,因为不确定性增加,且在关税提高和供应链中断共同导致的供应冲击对通货膨胀预期影响的推动下,通胀预期上升。

摩根大通则表示,市场目前严重低估了移民政策收紧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冲击。CHNV和TPS两大移民项目的终止将影响180万移民,其中约110万为就业人口,相当于美国总就业人数的0.8%。

这一冲击将在2025年下半年集中体现,预计三季度月均就业损失11.7万人,四季度达到15万人。更令人担忧的是,ICE拘留行动的加强可能带来额外27万人的就业冲击。这种劳动力供给的急剧收缩,在需求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将推高工资和服务价格。

美联储政策的两难境地

在滞胀压力下,美联储面临艰难抉择。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已多次表示,美联储希望在采取下一步行动之前,更清楚地了解政策变化的影响。

美银认为,如果关税制度仍有进一步重大调整的风险,这种清晰性可能无法实现。当然,如果劳动力市场出现反转,美联储可能会被迫采取行动。但鉴于6月份失业率降至4.1%,且在6月份看似季节性上升后初请失业金人数已恢复正常,劳动力市场也没有出现疲软的明显迹象。

美银强调,美联储对关税延迟效应的担忧使其倾向于保持耐心。企业为避免市场份额流失而采取的价格平滑策略,意味着通胀压力将更加持久。

摩根大通则预计,美国下半年实际GDP增长将放缓至0.75%年化率,而核心CPI将加速至5%年化率。这种典型的滞胀组合将严重制约美联储的政策空间,使其难以通过降息来支撑增长。

在这种环境下,传统的"增长放缓=货币宽松=风险资产利好"的逻辑链条将被打破。投资者需要为一个增长下行但通胀抬头、流动性收紧的环境做好准备。这种滞胀风险,远比短期的关税波动更值得警惕。

 

~~~~~~~~~~~~~~~~~~~~~~~~

以上精彩内容来自追风交易台。

更详细的解读,包括实时解读、一线研究等内容,请加入【追风交易台▪年度会员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