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次“TACO”后,对于特朗普最新的关税威胁,市场或许有些不屑一顾了。
据央视新闻综合报道,周一特朗普将签署行政命令,将原定7月9日的关税谈判截止期推迟至8月1日。他宣布8月1日起美国将对日韩产品征收25%关税,另外对南非等12国输美产品征收最高40%关税。
然而,金融市场对此的反应却显得颇为平淡,标普500指数仅下跌0.2%,美元兑韩元和日元分别走强0.7%和1%。更令人意外的是日韩股市集体高开,韩国首尔综指盘中还曾一度大涨1.5%。
英国《金融时报》分析称,这种平静反应反映出投资者普遍认为,特朗普的关税威胁要么不会真正实施,要么实际影响微乎其微。该媒体说道:
不出任何人所料,所谓的最后期限根本就不是真正的期限。各国本应在明天前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否则将面临四月份那块著名海报板上详述的“对等关税”。现在好了,这个大日子被推迟到了8月1日。就像总统本人一样,政府设定的最后期限必须认真对待,但不能照字面理解。“认真对待”是因为,如果特朗普决定强制执行某个期限,其影响可能是巨大的。“不能照字面理解”则因为他很可能不会执行。
然而,正是市场的这种漠视可能会埋下重大隐患。
市场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轻视态度可能酝酿风险。尽管美国总统持续发出更严厉关税威胁,股市和债市似乎已得出结论:温和关税水平不会对经济增长或企业利润造成重大影响。但轻视之下或有重大隐患,报道认为:
美国股票和债券市场似乎已经得出结论:适度的关税——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10%,对经济增长或利润影响不大,或者即使有影响也会被软化。它们干脆无视了特朗普持续发出的征收更严厉关税的威胁。那么,最大的问题是,当特朗普——受到市场漠视和经济韧性的鼓舞——突然展现出强硬姿态时,投资者是否已为自己设下了大失所望的伏笔。
不过,报道称,这场关税博弈——不知为何——仍处于预备阶段。只有当与大型贸易伙伴达成市场相信会持续下去的协议时,博弈才算真正开始;市场对这些协议做出反应;然后美国总统对市场的反应做出回应。其认为,特朗普会从任何引发市场持续负面反应的关税威胁中退缩。只有当市场确信某项协议将稳固不变时,它们才会迫使他面对问题。我们离那一步还很远。
特朗普政府总是在关键时刻退缩的戏码已经上演了太多次。
机构AT Global Markets首席市场分析师Nick Twidale说,“特朗普再次出现反复。未来几天我们会看到更多这种情况,美国在谈判策略上摇摆不定。”
汇丰银行首席亚洲经济学家Frederic Neumann也解读称:“投资者正在忽略最新的关税公告,将其视为加速谈判的策略,而非关税最终水平的定论。”
今年5月的场景和现在高度相似。我们文章曾写道:当时“TACO”交易主导,市场完全不把关税当回事。当时德银指出:
当前全球市场正出现重大结构性错位现象,凸显了投资者对关税威胁的淡然态度。尽管关税威胁等因素持续发酵,但市场表现却与预期相反:美国通胀掉期价格“纹丝不动”,最受关税影响的国家资产表现强劲。这表明了市场已完全适应关税政策反复无常的新常态。